近年來公部門愈來愈重視以「顧客為導向」的服務觀念,要讓民眾感受到更方便、快速、貼心的服務,已成為政府機關為民服務的首要任務。公共圖書館面臨服務據點持續擴增,讀者需求日益多元之趨勢,紛紛致力於圖書館軟硬體的品質升級。新北市立圖書館翻轉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,以創新的方式推動閱讀,備受各方肯定與讚許,繼107年獲得第一屆「政府服務獎」的肯定後,於108年爭取教育部「健全直轄市立圖書館營運體制計畫」競爭型補助,在國家圖書館輔導下,導入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,109年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審核通過,成為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品質之新範例。
新北市為提供更優質的閱覽環境,持續新建圖書館舍及改造閱讀空間,109年完成淡海小書房、林口西林圖書閱覽室、瑞芳分館與五股守讓堂閱覽室之落成啟用,並進行新店分館、三重五常分館的閱讀環境大改造,以及淡水、永和、新莊中港、五股成功、泰山貴子等5個分館之閱讀設備升級。此外,因應全球圖書館發展趨勢,陸續翻轉空間與服務,完成三峽分館咖排小棧空間、金山分館創客工坊空間、石碇分館生活休閒空間、雙溪分館筆電吧臺空間、土城分館菜籃族秘密基地、泰山分館學習共享空間之設置。目前總計有105個館舍,包含總館、63個分館、39個圖書閱覽室、2個智慧圖書館,現為全國規模最大、服務時數最長之公共圖書館體系,提供便捷、創新的閱讀服務,促進全民閱讀風氣。
因應新冠肺炎疫情,配合中央及市府防疫政策,全市圖書館入館時須戴口罩、量額溫,並採「實聯登記制」,讀者可以透過同仁自行開發之「電子化登記」(身分證、健保卡、借閱證、市民卡)或「紙本登記」兩種方式快速入館。同時加強全館清潔消毒,設置圖書除菌機、提供酒精消毒,並於閱覽桌椅及排隊動線設置1.5公尺之社交安全距離標示。另貼心提供快速借閱的閱讀便利包服務,並積極推廣行動圖書館、電子資源利用,讓民眾疫情期間也能享受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。
本館提供豐富多元的圖書資源,109年館藏已逾769萬冊,每人擁書量由升格前0.96冊,提升至1.91冊,增幅為99%。受到疫情影響,109年3月20日至5月3日全市藝文場館暫停開放,進行防疫相關因應措施及整備工作,而全市年度借閱人次為358萬143人,,較去年下降12%,借閱冊數889萬8,544冊,減少15%,利用人次1411萬7,381人。大幅降低32%。近年致力於提供民眾便捷的數位閱讀服務,館藏電子書逾25萬冊、電子資料庫計71種,109年新北市電子書借閱冊數逾31.6萬冊,電子資源的利用次數突破201萬次,較去年成長逾41%,讓愛書人隨時隨地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。
為提供更便捷的閱讀服務,讓市民享有更多的閱讀資源,推動跨域合作,與基隆市、臺北市及桃園市合作,整合跨縣市閱讀資源,108年推出北北基桃借書「一證通用」服務,並持續擴展服務內容,109年啟用新北、桃園圖書聯合通還服務,讓全民閱讀、共享書香再向前邁進一步。圖書館與時俱進,持續引進資訊設備,購置AI機器人加入行動書車服務,為偏鄉學童說故事,廣受學童歡迎,並爭取中央補助,於全市圖書館設置40面電子數位看板,即時提供民眾服務資訊。依資通安全管理法及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辦法,完成資訊安全管理系統(ISMS)之導入,並經第三方外部稽核驗證通過,取得ISO 27001國際認證。
受疫情影響,今年的新北閱讀節改以「閱上雲端—閱讀總動員」為主軸,推出「心靈紓困」專案,設計線上閱讀任務,讓市民能「防疫暢讀」,同時邀請市長與市府一級機關首長說故事,播映「侯市長阿伯的28個故事」影片,陪伴小讀者共度美好閱讀時光。我們不斷創新服務,推出「My Easy Work 我的工作桌」創客運動,館內增設熱轉印平燙機、馬克杯機、小型雷射切割機等器材,並舉辦如「熱昇華轉印」、「3D列印筆」等體驗活動,讓參與民眾親手製作出專屬於自己的文創小物,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中體驗客製化的樂趣,啟發自身的創意潛能。
109年適逢臺北州建州100年,本館與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於10月30日、31日合辦「臺北州建州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」邀請近40位臺、日、韓、港、中等國學者,透過國際對話,帶大家穿梭百年時空之旅,見證新北市的城市發展。為落實地方知識保存與推廣,陸續在新店、瑞芳、金山、汐止及板橋江子翠等5個分館建置在地知識學專區,典藏當地相關的圖書文獻、展示老照片與相關文物,並辦理在地走讀與推廣活動。
大數據、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數位化服務等,已成為未來科技主要發展趨勢,本館已陸續將RFID、APP、人臉辨識、行動閱讀、AI機器人、3D列印等應用在管理、設備與服務方面,讓圖書館與時俱進,結合數位智慧與行動科技的創新應用,將圖書館發展成為融合人文、科技與生活的學習場域。